形态:德国小蠊是室内蟑螂中体型呈茶褐色,雌虫色略深,成虫和若虫前胸背板都有2条平行的黑褐色纵条。翅发达,雄虫的伸近腹端,雌虫的超过腹端。
习性:喜爱温暖潮湿处,以各种有机物为食,由于虫体较小,常在缝隙处栖藏。母虫会携带卵鞘。
侵入:被动携带入侵。
形态:澳洲大蠊也是大型蟑螂,成虫体长24—24毫米,通常比美洲大蠊略小。体呈红褐色。前胸背极与美洲大蠊近似,也有黄色边缘,但蝶状斑无中线向后延伸的“小尾”,前缘也无“T”形黄色条纹。前翅前缘基部有一金黄色条纹,这是本种蟑螂的重要鉴别特征。
习性:本种蟑螂比美洲大蠊更需要温暖的环境,因而它的分布受到一定的限制。它们在室内的栖生房舍与美洲大蠊近似,两者有时在厨房等处混居。
形态:是室内最大的蟑螂,一般体长27—40毫米,但也有较小或更大的个体,体呈红褐色。前胸背板有一大的黑袍色蝶状斑,斑的中线向后延伸成“尾”,中线前方"T”形黄色条纹;后缘呈灰黄色,色斑较宽。成虫翅发达,雄虫的伸达腹端。
习性:喜温湿环境,在21—33℃为活跃。与此相联系,它们栖生最适合的场所是饭馆、食品加工厂、食品杂货店以及面包房等,但也常侵害其他有食物的场所和地下室、下水道等。
形态:黑胸大蠊一致黑褐色,有油状光泽,体长20—30毫米,与褐色大蠊接近。翅发达,雌雄的都超出腹端。幼小若虫与澳洲大蠊和褐斑大蠊的近似,但可根据中胸背板和触角色泽来判别。本种大蠊的中角背板几乎全部淡白色,第二腹节背侧缘也作白色,第二腹节背侧缘也作白色,而澳洲大蠊的仅有乳白色,褐斑大蠊半透明。黑胸大蠊触角的基部分节通常暗黑色,中间可有白环,而褐斑大蠊触角的基部分节白色。
习性:与德国小蠊近似,并以厨房为主,多栖居在碗柜、桌子抽屉角落、炉灶边缝以及水池下等。在居室中,它可栖居在衣柜、书架,甚至在缝缝补补中发现。
形态:褐斑大蠊的成虫棕褐色,体长25—30毫米。前胸背板中央有一不太明显的赤褐色锚状斑。翅发达,伸达腹端。本种大蠊外形与美洲大蠊和黑胸大蠊比较近似。它与美洲大蠊的主要区别在于尾须的形状,前者的短而末端钝,后者的较长而未端很细削。此外,褐斑大蠊雄虫的肛上板短小,而美洲大蠊的长大,中央有一深凹口。
习性:褐斑大蠊与美洲大蠊和澳洲大蠊同样需要温湿环境,比后者尤喜温暖条件。它通常见于贮藏食物的场所、食物杂货店、住宅等。在住宅,它主要栖生在厨房,常于美洲大蠊、澳洲大蠊和黑胸大蠊混居。
形态:日本大蠊是较小的大蠊,体长20—25毫米,深褐至黑褐色,稍有光泽。雄虫的前胸背板前窄后宽,略呈三角形,背面有不规则的汪凹陷,雌虫的宽大,中央具锚状纹。雄虫翅长,超过腹端;雌虫的不发达,仅伸达不到腹部之半。
习性:日本大蠊和本目其他室内种类一样,大多栖居在温暖、潮湿和阴暗的场所,主要侵害食堂、居民厨房、菜窖以及室外的仓库、厕所、暖气沟、禽舍等。隐藏在碗柜、墙缝、衣柜、煤箱、垃圾堆、木柴堆等处。它的食性广,但喜食淀粉和糖类食品。
灭蟑螂的注意事项:
1)蟑螂是杂食性昆虫,它耐饥不耐渴;
2)在家中灭蟑螂时要封锁水源,将水龙头关死,擦干水迹,在水池、便池、电冰箱底座周围用药笔划痕或布放毒饵以使蟑螂在取水、取食时接触中毒。
|